《〔康熙〕蘇州府志》為康熙《蘇州府志》的整理點校本,由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張學鋒總校,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編,廣陵書社2024年6月出版。全書217萬字,簡體橫排,共上、中、下三冊。 康熙《蘇州府志》由〔清〕寧云鵬、盧騰龍等修,沈世奕、繆彤纂,修成于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刻成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)。本書是清代第一部蘇州府志,上距明代中期的正德《姑蘇志》170余年,下啟乾隆、道光、同治3部蘇州府志,也是歷代蘇州府志中記述地域范圍最大的一部。
近日,弘治《太倉州志》點校本由廣陵書社出版。該志由太倉市史志辦公室編,蘇州市地方志專家陳其弟點校。全書共十卷四十七門:卷一沿革、分野、里至、疆域、形勝、風俗、山川、土產(chǎn)、市鎮(zhèn);卷二城池、坊巷、鄉(xiāng)都、橋梁、牌坊、官廨、衙院、倉場、鋪舍、壇壝、軍衛(wèi);卷三學校、戶口、田畝、稅糧、課程、賦役;卷四寺觀、祠廟、宅墓、古跡;卷五科貢;卷六名宦、仕宦、儒林;卷七隱逸、藝文、孝友、義行;卷八列女、雜傳、藝術(shù);卷九封贈、游寓、釋道、雜志、考證;卷十詩文。點校本正文后設(shè)有“附錄”,補輯了作者傳記資料、原志未涉及的藝文,藝文主要包括本籍人所著地志類書目,以及太倉名人第宅園林的記述文字資料,具有較強的存史性和可讀性。點校本共22.5萬字。
近日,省重點史志作品編纂出版資助項目《影像蘇州》由古吳軒出版社正式出版發(fā)行。全書39.2萬字,圖照1100余幅,主要以圖照的形式闡述蘇州近現(xiàn)代百余年發(fā)展歷程,反映全域性的人文歷史。? 2022年5月,省地方志辦公室啟動全省重點史志作品編纂出版資助計劃,每年安排專項經(jīng)費,資助展現(xiàn)江蘇形象、彰顯江蘇特色、記錄江蘇成就的重點史志作品編纂出版。由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和徐剛毅、徐蘇君編著的《影像蘇州》,于2022年7月入選省重點史志作品培育項目,2023年被列為資助項目。 中國自古就有“左圖右史,圖史并舉”的文獻傳統(tǒng)。攝影技術(shù)產(chǎn)生后,相機成為時間的定格器,影像成為記載歷史的重要手段。《影像蘇州》即以近現(xiàn)代蘇州的影像資料,尤其是照片資料再現(xiàn)蘇州百余年間的滄桑變化,堪稱“影像版蘇州近現(xiàn)代史”。?
2024年3月,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公布第八批中國年鑒精品工程“中國精品年鑒”名單,《蘇州年鑒(2023)》成功入選。這是《蘇州年鑒》繼2020年卷創(chuàng)成“江蘇精品年鑒”后,在精品年鑒創(chuàng)建之路上再攀高峰。 《蘇州年鑒》創(chuàng)刊于1983年,由蘇州年鑒編纂委員會編纂,2020年卷起由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承編。《蘇州年鑒》1983年卷至1985年卷以記述年度為卷號,1987年卷起改為記述上一年度并以出版年度為卷號,每年出版一卷,2023年卷為第40卷。《蘇州年鑒(2023)》在凸顯蘇州地域特色的同時貫徹新發(fā)展理念,在忠實記錄年度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上力求提質(zhì)創(chuàng)優(yōu),努力鍛造“蘇而新”的精品良鑒。
得益于蘇州市方志辦的文化擔當,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的鼎助,再加上廣陵書社出版古籍的堅守,兩部典籍能夠以“原汁原味”的方式化身千百,使得傳統(tǒng)文化與時代發(fā)展融合,與地方文化發(fā)展融合,綻放出全新的生命。《論語·八佾》記載了孔子的一句話:“文獻不足故也,足則吾能征之矣。”朱熹為之做注腳:“文,典籍也。獻,賢也。”文化的傳承,不僅需要我們重視典籍的保護和流傳,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真心地去熱愛,認真地去閱讀,從被“遺忘”的過去里,尋找到“指引”未來的力量。?
清《(雍正)昭文縣志》十卷,首一卷,清勞必達修,陳祖范纂,雍正九年(1731)學愛堂刻本。本書上起商周,下迄雍正,凡26目。卷首諭旨、圖,卷一沿革、秩官、選舉、疆域、山、水、城垣,卷二官署、學校、市鎮(zhèn)、都鄙、街巷、橋梁、坊宅、園墓、祠祀,卷三水利,卷四田賦、徭役、兵防、戶口、物產(chǎn)、風俗,卷五至卷十列傳(又分治行、儒林、文苑、孝友、獨行、耆碩、隱逸、游寓、藝術(shù)、外教、列女)。前有馮景夏、勞必達序,后有陳祖范跋。
近日,由太倉市史志辦公室編的咸豐《壬癸志稿》點校本由廣陵書社出版。這也是太倉市史志辦實施舊志整理工作以來出版的首部舊志點校本。 ?《壬癸志稿》清咸豐三年(1853年)錢寶琛輯,為人物志。該志共二十八卷,卷一名宦,下設(shè)太倉州臺司、郡守、知州、倅貳、教職、武職等分目;卷二至卷十八,分別為太倉州列傳、忠節(jié)、孝友、文學、宦績、耆碩、義行、隱逸、藝苑、技術(shù)、流寓、釋道、雜傳、列女、名媛;卷十九名宦,下設(shè)鎮(zhèn)洋縣知縣、佐貳、教職;卷二十至卷二十八人物分別為鎮(zhèn)洋縣列傳、孝友、文學、宦績、耆碩、義行、列女、名媛。 作者錢寶琛,字楚玉,又字伯瑜,太倉人,歷任貴州學政、河南歸德知府、云南按察使、浙江布政使,以及湖南、江西巡撫等職。謝病歸鄉(xiāng)時,錢寶琛偕季耘菘、趙耳山、葉涵溪、畢雄伯等人,原要編成《太倉州志》,后因故終成人物部分書稿。光緒六年(1880),由其孫子錢溯耆付印成書。該志所收人物,較前志豐贍,記述也較客觀。流傳的主要版本有光緒六年(1880)刻《錢頤壽中丞全集續(xù)編》本。
《江南舊志圖選·八景》分線裝和西式精裝兩種。線裝函套為紅色,一函四冊,封面材質(zhì)為白色真絲耿絹,內(nèi)頁使用優(yōu)質(zhì)宣紙,以仿金鑲玉形式影印。硬面精裝為藍色。 《江南舊志圖選·八景》從江南地區(qū)歷代方志中精選八景類珍貴圖譜,以蘇州地區(qū)為重點,涵蓋八府一州。所收圖譜按照南京市、無錫市、蘇州市、揚州市、泰州市、上海市、杭州市、黃山市的順序進行編排,力求保持各志原圖原貌,每幅圖均有圖注,注明圖譜名稱及版本來源,總計收錄八景類圖譜25種278幅。該書展現(xiàn)江南地區(qū)地域聯(lián)系之緊密、文化之交融,其出版對于江南文化品牌的建設(shè),以及長三角社會文化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《江南舊志圖選·名勝》分線裝和西式精裝兩種。線裝函套為藏青色,一函四冊,封面材質(zhì)為白色真絲耿絹,內(nèi)頁使用優(yōu)質(zhì)宣紙,以仿金鑲玉形式影印。西式精裝封面為藍色。《江南舊志圖選·名勝》從江南地區(qū)歷代方志中精選名勝類珍貴圖譜,收錄城市編排順序為江蘇省南京市、鎮(zhèn)江市、常州市、無錫市、蘇州市、揚州市、泰州市、南通市;上海全域;浙江省杭州市、嘉興市、湖州市、寧波市、紹興市;安徽省安慶市、黃山市。所收圖譜均按照年代編排,力求保持各志原圖原貌,每幅圖都有圖注,注明其名稱及版本來源,總計收錄名勝圖324幅。該書展現(xiàn)江南地區(qū)地域聯(lián)系之緊密、文化之交融,其出版對于江南文化品牌的建設(shè),以及長三角社會文化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 《江南舊志圖選·名勝》線裝(一函四冊)定價1980元,精裝定價280元。
《吳江人物水利合志》由廣陵書社出版發(fā)行,為吳江地方文獻叢書最新點校成果,是吳江區(qū)首本專業(yè)志舊志點校合本。全書共49萬字,集合《吳江水考》《吳江耆舊傳》《松陵文獻》《江震人物續(xù)志》《同里先哲志》《續(xù)同里先哲志》六部傳世專業(yè)志合璧出版。合志遵循“貴在史實”“與古為新”“重在致用”相結(jié)合的點校原則,在保留舊志古樸厚重原貌的基礎(chǔ)上優(yōu)化了讀者閱讀體驗,重點突出吳江水利明備、人文底蘊深厚的主題主線,以期為廣大文史愛好者提供便于閱讀使用的吳江歷史人物、水利資料。